Search

【康軒文教不要鬧:都2021年了,還在用漢化分類原住民族】

相信有些朋友已經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康軒文教不要鬧:都2021年了,還在用漢化分類原住民族】

相信有些朋友已經看過這幾天璽固馬耀的貼文,張貼孩子與老師的對話;不過我們真正感到害怕的事情,是康軒文教明明以明顯過時的「漢化與否」來分類原住民族,仍渾然不覺自己的撰寫內容有誤,將責任推給原民會官方網站的介紹及國教院審核的流程。

作為文字工作者,我們向來都很清楚:客觀本身就是一種觀點,描述事實的方式與事實本身無關。小孩子也能懂巫婆遞給公主蘋果的故事,巫婆若說出蘋果有毒,公主自然能保住一命。但康軒文教反其道而行,明明知道「漢化與否」早已不是判斷原住民族平埔/高山的標準,卻避而不談這整段課文可能營造出的刻板印象,難道你們就沒有想過,這樣的撰寫方式,正正好就是讓小孩子看到其他原住民會說出「你住在山上喔,那你還在騎山豬嗎」的最壞示範嗎?

課文沿用這種過時且不尊重族人的論述,推論出「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山地或離島,直到現在仍保留一些傳統生活方式」,到底撰寫課文的老師,腦袋是發生什麼事?你自己都知道官方定義分十六族了,為什麼還要採用這種模糊的內容?這樣學習對小朋友到底有甚麼益處?讓小朋友不記得從日本到中華民國中間,原住民族被迫遷徙流浪的歷史嗎?還是讓他們以為十六族只是高山/平埔的「漢化與否」二分法?

做教育的人,無法正確理解資訊、如實呈現歷史,讓小朋友真正學會尊重他人,康軒文教,你們真的爛透了。該譴責的,就是要譴責。

小編也要在這邊跟大家呼籲,當你看見一個教材忽略族群主流化、不是用「族群關係當事人」來處理族群關係的時候,你就應該好好考慮這一份教材是否值得你與你的小孩。多元文化與族群的共生建構,本來就要進入到主流教育體制中,才能真正改變過去黨國權威的一言堂局面;沒有考慮到和解共生的人類,就是那種會說「你漢化很深喔」的爛人,或者,像是康軒文教這樣的「教育者」。

而我們——早就應該停止傷害,繼續前進了,不是嗎。

#康軒文教不要鬧
#都2021年了
#還在用漢化分類原住民族

璽固馬耀貼文:
https://reurl.cc/MZ6o2L

-----
厭倦都市雜音,
來聽月亮說話。

#Buan #Buanistalking 
#月亮說話 #月亮曆
#來追月亮囉

#語錄 #藝術 #文字
#文化 #文學 #原住民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Buan,來自布農語的月亮。當我們仰望天空,聽見群山迴盪,就像聽見月亮在說話。邀請你與我們一同從山林小溪望向世界,互相理解,深耕土地。 時事評論 / 文化傳遞 / 政策倡議 / 族群共好
View all posts